湖北省高等教育自學考試
會計學(專升本)專業考試計劃
專業代碼:120203K
一、指導思想
高等教育自學考試是我國高等教育基本制度之一,是對社會自學者進行的以學歷考試為主的高等教育國家考試,是個人自學、社會助學、國家考試相結合的高等教育形式,也是我國高等教育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
本專業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為構建繼續教育和終身學習體系,推進學習型社會建設,助力我省經濟和社會發展需求而設置。同時結合高等教育自學考試人才培養目標定位和特點,強化“應用性、實用性、發展性”的人才培養理念,強調對學習者職業素養和職業核心能力的培養。
二、學歷層次及規格
高等教育自學考試會計學(專升本)專業的學歷層次為本科,學科門類為管理學,專業類為工商管理類。
本專業考試計劃規定合格課程門數為15門(其中考試課程相關的實踐考核環節部分不單獨計入課程總門數),總學分為71學分。
凡按照本專業考試計劃的規定,取得相應課程合格成績且達到規定學分要求,實踐環節考核合格,思想品德經鑒定符合要求者,經審核通過,由湖北省高等教育自學考試委員會頒發會計學專業自學考試本科畢業證書,主考學校副署,國家承認學歷。符合高等學歷繼續教育學士學位授予條件者,由主考學校按規定授予學士學位。
三、培養目標與基本要求
本專業培養理想信念堅定,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具有較高的科學文化素養、職業道德水準、創新創業能力和社會責任感,適應社會和經濟發展需要,具有會計學等方面的基本知識和基本能力,掌握會計師的業務知識與專業技能,熟悉“互聯網+”環境下的會計服務模式,能夠在工商企業、金融企業、中介機構、政府機構、事業單位及其他相關部門從事會計相關工作的應用型人才。
本專業要求掌握會計和經濟管理方面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具備提供“互聯網+”環境下會計服務的基本能力,具有分析和解決會計問題的實際應用能力。主要包括:
1.掌握會計學、公司理財、審計學等學科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
2.掌握會計學分析的基本方法和技能;
3.熟悉國家會計準則,了解國際會計慣例等方面的基本政策和法規;
4.了解現代會計學的理論前沿、應用前景、發展動態、行業需求和國際趨勢;
5.具有一定的會計學領域科學研究和實際工作能力,滿足會計行業的工作需求;
6.具有較強的語言與文字表達、人際溝通、信息獲取能力,以及分析和解決會計問題的基本能力;
7.具備較強的對新知識、新技能的學習能力和一定的創新創業能力。
四、課程設置與學分
專業名稱:會計學(專升本) 專業代碼: 120203K
序號 | 課程代碼 | 課程名稱 | 學分 | 備注 |
1 | 03708 | 中國近現代史綱要 | 2 | |
2 | 03709 | 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 | 4 | |
3 | 13000 | 英語(專升本) | 7 | |
4 | 04184 | 線性代數(經管類) | 4 | |
5 | 13887 | 經濟學原理(中級) | 6 | |
6 | 13683 | 管理學原理(中級) | 6 | 學位課程 |
7 | 13140 | 財務會計(中級) | 6 | 學位課程 |
8 | 13752 | 會計信息系統 | 4 | |
13753 | 會計信息系統(實踐) | 2 | ||
9 | 08119 | 管理會計 | 5 | |
10 | 00160 | 審計學 | 4 | 學位課程 |
11 | 14033 | 內部控制與風險管理 | 5 | |
12 | 05175 | 稅收籌劃 | 6 | |
13 | 01791 | 會計綜合操作(實踐) | 6 | |
14 | 13750 | 會計案例分析(實踐) | 4 | |
15 | 14848 | 會計學(本科)畢業論文 | 不計學分 |
五、主要課程說明
1.中國近現代史綱要(略)
2.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略)
3.英語(專升本)(略)
4.線性代數(經管類)(略)
5.經濟學原理(中級)
本課程旨在使學生全面系統掌握經濟學的基本概念、基本思想、基本分析方法和基本理論,明確經濟學的總體內容、主要結論和應用條件,使學生對經濟學的基本問題和基本觀點有比較全面的認識,能夠建立起經濟學的基本思維框架,正確領會和理解經濟運行的邏輯關系和基本規律,能夠對經濟問題和經濟現象進行簡單分析,具備初步分析能力。本課程的重點內容根據教育部經濟學課程教學基本要求和必須夠用的原則,以“市場化配置和利用”為核心內容,討論了需求、供給與均衡價格,消費者行為理論,生產者行為理論,國民收入決定基本理論和失業、通脹和經濟緊縮,以及政府進行宏觀經濟調控的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經濟增長和國際經濟等問題,簡明生動地介紹了經濟學的基本原理、分析工具及方法、理論運用和政策分析。
6.管理學原理(中級)
本課程旨在使學生了解和掌握管理學的基本原理,樹立現代管理思想觀念,掌握管理的基本方法和技術,培養管理意識和創新意識;注重理論聯系實際,具備一定的分析問題與解決管理實際問題的能力。
本課程涵蓋了管理學的基本知識框架,從計劃、組織、領導、控制等方面全面系統地介紹了管理學的基本理論、基本思想和基本方法,其根本目的在于揭示各種管理活動的普遍規律,總結管理的一般原理和方法,用于指導人們的管理實踐,幫助學生了解管理問題的本質特征,構建系統思考管理問題的思維體系,識別、分析和解決現實中的管理問題,具備充實計劃、組織、領導和控制等多方面的綜合管理技能。
7.財務會計(中級)
本課程是會計、財務管理和審計專業的專業主干課程之一,是在學生學完會計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的基礎上,為進一步培養學生的專業運用能力而開設的核心專業課程,旨在使學生能夠了解企業的經濟業務內容,進一步理解會計基本理論和知識,全面系統地掌握工業企業會計要素確認、計量、記錄與報告的基本理論、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
本課程以公司制企業的基本經濟業務為依據,以會計要素為主線,全面系統地闡述會計的確認、計量、記錄和報告方法。內容包括六大會計要素(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收入、費用和利潤)的會計處理和四大報表(資產負債表、利潤表、現金流量表和所有者權益變動表)的編制;另外,還包括所得稅會計、租賃會計、養老金會計、會計變更與會計差錯等內容。
8.會計信息系統
本課程是從信息處理的角度出發,在信息技術環境中研究會計數據的收集、加工、存儲和會計信息輸出等方法的一門課程,旨在使學生掌握會計信息系統的系統劃分,各系統的分析、設計以及系統之間的關聯,使學生能針對軟件問題和企業具體管理需求確定信息化解決方案,并能根據軟件特點對企業財會業務流程進行重組。
本課程側重講授會計信息系統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包括:會計信息系統概論、賬套與基礎數據管理、憑證管理、出納管理、賬簿管理、報表管理、系統運行管理與系統實施等內容。
會計信息系統(實踐)
本課程是一門專業的實踐課程,它融學科知識、操作模塊、實踐模塊于一體,強調學生的“動手能力”和“操作技巧”,旨在使學生一方面掌握一定的會計信息系統的基礎知識,另一方面能熟練地操作會計軟件,完成會計工作。
本課程在教學中應結合會計軟件操作和典型會計業務進行實踐教學,并特別強調要保證一定量的學生實踐時間,著力培養學生從信息技術發展的角度去理解會計,基于會計核算和管理的需要學習會計信息系統的基本功能,熟悉會計信息系統的操作流程,掌握總賬系統、采購與付款子系統、存貨核算子系統、銷售與收款子系統、工資核算與固定資產子系統以及報表子系統的主要功能,鍛煉用所學知識解決會計實務工作中問題的能力,為從事財務會計實務工作打下良好基礎。
9.管理會計
本課程是以強化企業內部經營管理,實現最佳經濟效益為最終目的,以現代企業經營活動及其價值表現為對象,通過對財務等信息的深加工和再利用,實現對經濟過程的預測、決策、規劃、控制、責任考核評價等職能的一門核心專業課程。
本課程旨在傳授學生現代管理會計的知識體系,幫助學生全面掌握服務于企業內部管理有關財務信息采集和生成的各項技術方法,以及將信息運用于企業的預測、預算、決策、控制和考核等各項管理活動的能力。本課程的主要內容包括:成本性態分析、變動成本法、本量利分析原理、短期經營決策、長期投資決策、存貨控制、責任會計、業績評價與薪酬和平衡記分卡等。
10.審計學
本課程旨在引導學生系統掌握基本的審計理論和審計測試方法,幫助學生理解復雜的審計環境中的審計決策和證據收集;具備日后從事審計師工作的業務能力、與合作伙伴溝通的能力,以及與競爭對手對抗的能力。
本課程主要圍繞審計的基本理論、財務報表、交易循環審計基本方法等展開教學。第一部分是審計基本理論,包括審計的產生與發展、審計概念、審計主體與審計規范,審計分類與審計方法、計劃審計工作(審計目標、審計證據、審計工作底稿、審計重要性、審計風險、內部控制)等;第二部分是審計實務,包括收入與收款業務循環審計、購貨業務循環審計等;第三部分是審計報告,包括完成審計工作、編寫審計報告等;第四部分是驗資與其他鑒證業務,包括驗資、代編審計信息等。
11.內部控制與風險管理
本課程旨在提升學生內部控制與風險管理的知識結構和能力框架,熟悉風險管理技術和工具,使學生能將企業戰略、管理理念、控制要求全面融入公司治理、企業文化、崗位授權、制度規范和操作流程,具備通過風險分析及應對、缺陷改進等,推動企業管理水平提升的能力。
本課程以系統論、控制論和信息論為指導,以“理論—實踐—案例”為主線,按照“目標—風險—控制”的邏輯,主要內容包括:內部控制與風險管理概述、內部環境、風險評估、控制活動、信息與溝通、資產業務內部控制、購銷及投籌資業務內部控制、其他業務內部控制、內部監督和內部控制評價、內部控制的框架以及標準、政府事業單位內部控制與風險管理。
12.稅收籌劃
本課程旨在使學生了解最新的稅收法規政策的變化,理解企業的業務環節與稅負之間的因果關系,理解稅收籌劃的要點知識、原則、條件與技巧,掌握運用好現行稅收政策,通過將納稅籌劃技術手段具體運用到企業戰略,與日常經營管理的各個環節,幫助企業實現價值最大化。
本課程是一門綜合應用性很強的課程,它以經濟學、管理學為基礎,是稅收學、會計學、財務管理學、金融學、投資學、法學等學科知識的綜合運用。本課程主要內容是以我國現行的稅收政策及法規為依據,結合現行的財務會計、金融投資、經濟法規等的規定,借鑒國內外稅收籌劃理論研究成果與實踐經驗,系統地闡明了稅收籌劃的概念、特點、原則等基本原理和基本理論,重點介紹企業在投資決策、生產經營、成本核算以及其他方面稅收籌劃的基本方法,以及稅務風險的防范、化解和控制。
13.會計綜合操作(實踐)
本課程的教學目的是讓學生通過基于仿真實驗資料的綜合操作,熟練掌握會計確認、計量和報告的會計核算和管理的實踐技能。本課程教學讓學生根據企業實際需求進行相應的賬套建立、日常會計核算處理、期末對賬結賬、報表編制等整套業務的操作,具體而言,本課程讓每個學生識別并擔任企業的各個會計崗位,以某企業一個月的實際經濟業務為背景,進行建帳、審核原始憑證、填制記賬憑證、審核記賬憑證、記賬、期末對賬、期末結賬,最終完成編制報表、審核報表、檔案管理等整個經濟業務處理的全過程。通過綜合訓練,使學生了解和模擬企業的基本情況、組織機構、人員崗位分工及生產過程,掌握內部會計制度要求,掌握怎樣進行企業的初期建帳、日常經濟業務處理、期末業務處理等方法。
14.會計案例分析(實踐)
本課程旨在訓練學生運用會計專業知識,分析經濟業務對企業資產狀況、盈利水平和現金流的影響,并且能夠根據這種影響選擇恰當的策略,實現企業價值最大化的目標。課程要求學生首先應當對案例做出系統、深入的分析和評價,即需要對“從事件的發生到問題的解決的全部過程”進行剖析;對“事件解決的途徑、所運用的策略、方法、工具和實際效果”進行評估;對“事件所取得的經驗和教訓”做出理論上的總結和概括,闡述自己從課程案例中引發了什么樣的思考,得到了什么樣的啟迪,獲得了什么樣的教益;如何將這些經驗、收獲和體會運用到實際工作中去。
六、實踐性環節學習考核要求
1.含實踐的課程及實踐所占學分:會計信息系統(實踐)2學分、會計綜合操作(實踐)6學分、會計案例分析(實踐)4學分。
2.完成會計學畢業考核。
凡理論考試與實踐環節考核兩部分相結合的課程為一門課程,考生必須取得兩個部分的合格成績方能獲得該門課程的學分。
七、教材目錄
序號 | 課程 代碼 | 課程名稱 | 學分 | 使用教材 |
1 | 03708 | 中國近現代史綱要 | 2 | 《中國近現代史綱要》,本書編寫組,高等教育出版社,2023;《中國近現代史綱要自學考試學習讀本》,李捷 王順生,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 |
2 | 03709 | 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 | 4 | 《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本書編寫組,高等教育出版社,2023; 《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自學考試學習讀本》,衛興華 趙家祥,北京大學出版社,2018 |
3 | 13000 | 英語(專升本) | 7 | 《英語(二)自學教程》,張敬源 張虹, 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12 |
4 | 04184 | 線性代數(經管類) | 4 | 《線性代數(經管類)》,劉吉佑、劉志學,北京大學出版社,2023 |
5 | 13887 | 經濟學原理(中級) | 6 | 《經濟學原理(中級)》,于春海,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24年版 |
6 | 13683 | 管理學原理(中級) | 6 | 《管理學原理(中級)》,白璦崢,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23年版 |
7 | 13140 | 財務會計(中級) | 6 | 《財務會計(中級)》,胡燕,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2023年版 |
8 | 13752 | 會計信息系統 | 4 | 《會計信息系統》(第8版),張瑞君 蔣硯章 殷建紅,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9 |
13753 | 會計信息系統(實踐) | 2 | ||
9 | 08119 | 管理會計 | 5 | 《管理會計(一)》,余恕蓮,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2009年版 |
10 | 00160 | 審計學 | 4 | 《審計學》,王淑芳,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2024年版 |
11 | 14033 | 內部控制與風險管理 | 5 | 《內部控制與風險管理--理論、實踐與案例》,王清剛,高等教育出版社,2020 |
12 | 05175 | 稅收籌劃 | 6 | 《稅收籌劃》(修訂版),薛剛,經濟科學出版社,2017 |
13 | 01791 | 會計綜合操作(實踐) | 6 | 《企業會計模擬實訓教程(綜合實訓)》(第9版),劉雪清、范穎茜,東北財經大學出版社,2021 |
14 | 13750 | 會計案例分析(實踐) | 4 | 《企業財務會計案例分析》(第三版),張奇峰,立信會計出版社,2021 |
注:“使用教材”以當次考試公布的教材及大綱使用情況為準。
距離報考時間
還有天
距離考試時間
還有天
官方微信二維碼
手機端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