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高等教育自學考試
電子信息工程(專升本)專業考試計劃
專業代碼:080701
一、指導思想
高等教育自學考試是我國高等教育基本制度之一,是對社會自學者進行的以學歷考試為主的高等教育國家考試,是個人自學、社會助學、國家考試相結合的高等教育形式,也是我國高等教育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
本專業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為構建繼續教育和終身學習體系,推進學習型社會建設,助力我省經濟和社會發展需求而設置。同時結合高等教育自學考試人才培養目標定位和特點,強化“應用性、實用性、發展性”的人才培養理念,強調對學習者職業素養和職業核心能力的培養。
二、學歷層次及規格
高等教育自學考試電子信息工程(專升本)專業的學歷層次為本科,學科門類為工學,專業類為電子信息類。
本專業考試計劃規定合格課程門數為15門(其中考試課程相關的實踐考核環節部分不單獨計入課程總門數),總學分為71學分。
凡按照本專業考試計劃的規定,取得相應課程合格成績且達到規定學分要求,實踐環節考核合格,思想品德經鑒定符合要求者,經審核通過,由湖北省高等教育自學考試委員會頒發電子信息工程專業自學考試本科畢業證書,主考學校副署,國家承認學歷。符合高等學歷繼續教育學士學位授予條件者,由主考學校按規定授予學士學位。
三、培養目標與基本要求
本專業培養理想信念堅定,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具有較高的科學文化素養、職業道德水準、創新創業能力和社會責任感,適應社會和經濟發展需要,熟練掌握必備的數學、自然科學基礎知識及電子信息工程相關領域的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具備良好的學習能力、工程實踐能力、專業能力、溝通能力、創新意識、團隊合作精神以及一定的國際視野,能在信息與通信、電子技術、信息處理、智能控制、計算機應用等領域從事各類電子設備和信息系統的工程設計、設備制造、應用開發、集成、管理和技術服務等方面工作的工程技術應用型人才。
本專業要求掌握電子信息工程技術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具備信息獲取、信號處理、信號傳輸以及電子信息系統設計、應用開發等方面的專業知識,具有電子系統設計、信息處理、應用開發和系統測試基本能力。主要包括:
1.掌握從事電子信息工程領域科研、設計、技術服務等工作所需的數理知識和其他相關的自然科學知識;
2.掌握信號與系統、電子技術、信息論、計算機基礎等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
3.掌握電子系統、信號處理、信息傳輸等基礎分析、設計、開發、測試和應用的基本知識,具有電子系統設計、信息處理、應用開發和系統測試的基本能力,具有綜合運用科學理論和工程技術分析解決實際問題的基本能力;
4.了解國家信息產業的基本方針、政策和法規,了解現代企業管理的基本知識;
5.了解電子設備和信息系統的理論前沿、發展動態和行業需求;
6.具有一定的科學研究和實際工作能力,具有一定的批判性思維能力;
7.具有良好的質量、環境、職業健康、安全和服務意識;
8.具有良好的人文修養和道德品質,能夠在工程實踐中自覺遵守職業道德規范,有意愿并有能力服務社會;
9.具備自主學習和終身學習的意識,具有不斷學習和適應發展的能力。
四、課程設置與學分
專業名稱:電子信息工程(專升本) 專業代碼:080701
序號 | 課程 代碼 | 課程名稱 | 學分 | 備注 |
1 | 03708 | 中國近現代史綱要 | 2 | |
2 | 03709 | 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 | 4 | |
3 | 13000 | 英語(專升本) | 7 | |
4 | 00023 | 高等數學(工本) | 10 | |
5 | 02363 | 通信原理 | 4 | 學位課程 |
6 | 08947 | 電路分析 | 3 | 學位課程 |
08948 | 電路分析(實踐) | 1 | ||
7 | 14026 | 模擬電子技術 | 4 | 學位課程 |
14027 | 模擬電子技術(實踐) | 1 | ||
8 | 14260 | 數字電路與邏輯設計 | 4 | |
14261 | 數字電路與邏輯設計(實踐) | 1 | ||
9 | 02354 | 信號與系統 | 4 | |
02355 | 信號與系統(實踐) | 1 | ||
10 | 02202 | 傳感器與檢測技術 | 4 | |
02203 | 傳感器與檢測技術(實踐) | 1 | ||
11 | 02356 | 數字信號處理 | 4 | |
02357 | 數字信號處理(實踐) | 1 | ||
12 | 08674 | 計算機網絡基礎 | 4 | |
08675 | 計算機網絡基礎(實踐) | 1 | ||
13 | 08692 | 管理信息系統應用與操作(實踐) | 5 | |
14 | 11560 | 單片機嵌入式開發與設計(實踐) | 5 | |
15 | 18517 | 電子信息工程畢業考核 | 不計學分 |
五、主要課程說明
1.中國近現代史綱要(略)
2.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略)
3.英語(專升本)(略)
4.高等數學(工本)
本課程旨在為學生提供學習專業基礎課和專業課所必需的數學基礎知識,本課較為著重于學生的素質培養,通過課程學習,使考生在邏輯推理能力、運算能力以及運用數學知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等方面將得到進一步的培養和提高。
5.通信原理
本課程旨在使學生掌握通信系統的基本原理、方法和基本技術以及各種通信系統的抗噪音性能分析和計算,掌握評價各種系統的性能指標及其基本分析方法,了解為改善各種通信系統性能所使用的技術,為以后學習更高級的信息與通信課程,研究設計新的通信系統和掌握通信系統的發展方向奠定必要的基礎。
6.電路分析(含實踐)
本課程旨在使學生掌握近代電路理論的基礎知識、電路分析與計算的基本方法,具備進行實驗的基本技能,并為后續課程準備必要的理論知識。本課程作為電子信息工程專業重要的專業基礎課程,其目的是培養學生嚴謹的科學態度和分析問題的邏輯性與條理性,增強學生分析工程技術問題的觀點與方法的能力,培養學生從實際出發,在理論指導下靈活處理問題的能力。
7.模擬電子技術(含實踐)
本課程旨在使學生在掌握了模擬電子技術課程基本知識和學習方法的基礎上,進一步掌握模擬電路的分析方法和簡單模擬電路的設計方法,為進一步學習專業知識與相關專業新技術知識打下基礎,培養學生模擬電子電路讀圖能力以及分析和設計能力,培養學生耐心細致的工作作風和嚴肅認真的工作態度。
8.數字電路與邏輯設計(含實踐)
本課程旨在使學生掌握數字邏輯和數字系統的基礎知識、基本分析方法和設計方法,培養使用標準邏輯器件的能力,初步了解可編程器件的知識,具有運用數字邏輯電路初步解決數字邏輯問題的能力,為深入學習后續課程和從事數字技術實際工作打下良好基礎。
9.信號與系統(含實踐)
本課程旨在使學生理解信號的函數表示與系統分析方法,掌握連續時間系統和離散時間系統的時域分析和頻域分析,連續時間系統的S域分析和離散時間系統的Z域分析,以及狀態方程與狀態變量分析法等相關內容。通過上機實驗,使學生掌握利用計算機進行信號與系統分析的基本方法,加深對信號與線性非時變系統的基本理論的理解,訓練學生的實驗技能和科學實驗方法,提高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10.傳感器與檢測技術(含實踐)
本課程旨在使學生了解檢測系統與傳感器的靜、動態特性和主要性能指標,掌握常用傳感器的工作原理和常見非電量參數的檢測方法、檢測系統中常用的信號放大電路、信號處理電路與信號轉換電路等,培養學生利用現代電子技術、傳感器技術和計算機技術解決生產實際中信息采集與處理問題的能力,為工業測控系統的設計與開發奠定基礎。
11.數字信號處理(含實踐)
本課程旨在使學生了解數字信號處理這一技術領域的概貌,初步建立起有關數字信號處理的基本概念;掌握數字信號處理的基本原理和分析方法,具有可以初步進行算法分析和簡單運用MATLAB編程的能力;掌握離散時間信號與系統的概念、基本理論和分析方法;掌握采用數值計算方法(軟件、硬件實現)提取信號、處理信號。初步培養學生能夠從數學概念、物理概念及工程概念去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為后續專業課程及從事專業工作打下良好基礎。
12.計算機網絡基礎
本課程旨在使學生理解這門學科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重點理解網絡的分層原理和分層策略。理解網絡體系中各層的功能及實現這些功能所用的原理、方法、手段和策略。初步掌握數據通信的基本原理、計算機網絡中ISO/OSI的七層模型和TCP/IP的四層模型,初步掌握各層的基本功能和實現方法,初步掌握模型中的基本網絡協議和網絡應用層中的常用協議,初步掌握計算機網絡接入技術,初步掌握計算機網絡安全知識。學會運用一些知識去理解現代計算機網絡,使用計算機網絡必須要做的安全防范措施以及計算機網絡實現和現代網絡應用的關系,使學生對計算機網絡有一個全面而深入的認識。培養提高學生發現計算機網絡中的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養成學生以計算機網絡原理為基礎的對現代計算機網絡及其應用進行理解和分析的意識,并為日后學習有關計算機網絡的其他學科、開發計算機網絡應用和研究計算機網絡打下堅實的基礎。
13.管理信息系統應用與操作(實踐)
本課程旨在加深學生對管理信息系統基礎理論和基本知識的理解,掌握使用信息系統分析、設計的基本方法,并能夠熟練使用各種典型模塊進行相關問題的決策和分析,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能動性,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使學生具有解決企業中實際管理問題的實踐能力。
14.單片機嵌入式開發與設計(實踐)
本課程旨在使學生掌握單片機嵌入式開發平臺,建立嵌入式系統設計的基本概念;掌握嵌入式系統中通用I/O接口、定時器、中斷、串口、AD/DA等模塊的基本原理和設計使用方法,了解IIC、SPI、USB等嵌入式系統設備間信息傳遞協議,具備使用單片機及多種外設進行較復雜嵌入式應用系統設計的能力,加強對學生綜合設計和創新能力的培養,培養學生從事電子設備、信息處理系統的設計和工程實踐應用能力,為今后從事科研開發奠定良好的工程實踐能力和專業技能的基礎。
六、實踐性環節學習考核要求
1.含實踐的課程及實踐所占學分:電路分析(實踐)1學分、模擬電子技術(實踐)1學分、數字電路與邏輯設計(實踐)1學分、信號與系統(實踐)1學分、傳感器與檢測技術(實踐)1學分、數字信號處理(實踐)1學分、計算機網絡基礎(實踐)1學分、管理信息系統應用與操作(實踐)5學分、單片機嵌入式開發與設計(實踐)5學分。
凡理論考試與實踐環節考核兩部分相結合的課程為一門課程,考生必須取得兩個部分的合格成績方能獲得該門課程的學分。
2.完成電子信息工程畢業考核。
七、教材目錄
序號 | 課程 代碼 | 課程名稱 | 學分 | 使用教材 |
1 | 03708 | 中國近現代史綱要 | 2 | 《中國近現代史綱要》,本書編寫組,高等教育出版社,2023;《中國近現代史綱要自學考試學習讀本》,李捷 王順生,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 |
2 | 03709 | 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 | 4 | 《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本書編寫組,高等教育出版社,2023; 《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自學考試學習讀本》,衛興華 趙家祥,北京大學出版社,2018 |
3 | 13000 | 英語(專升本) | 7 | 《英語(二)自學教程》,張敬源 張虹, 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12 |
4 | 00023 | 高等數學(工本) | 10 | 《高等數學(工本)》,陳兆斗、馬鵬,北京大學出版社,2023版 |
5 | 02363 | 通信原理 | 4 | 《通信原理基礎教程》,高治軍 王鑫 徐啟程,清華大學出版社,2021 |
6 | 08947 | 電路分析 | 3 | 《電路分析基礎》,胡君 劉嬋梓 趙曉芳,電子工業出版社,2021 |
08948 | 電路分析(實踐) | 1 | ||
7 | 14026 | 模擬電子技術 | 4 | 《模擬電子技術》,邢毓華,機械工業出版社,2024 |
14027 | 模擬電子技術(實踐) | 1 | ||
8 | 14260 | 數字電路與邏輯設計 | 4 | 《數字電路與邏輯設計》,任愛鋒,機械工業出版社,2024 |
14261 | 數字電路與邏輯設計(實踐) | 1 | ||
9 | 02354 | 信號與系統 | 4 | 《信號與系統》,孫國霞,機械工業出版社,2013 |
02355 | 信號與系統(實踐) | 1 | ||
10 | 02202 | 傳感器與檢測技術 | 4 | 《傳感器與檢測技術》,韓向可 孫曉紅,華南理工大學出版社,2015 |
02203 | 傳感器與檢測技術(實踐) | 1 | ||
11 | 02356 | 數字信號處理 | 4 | 《數字信號處理教程》(第五版),程佩青,清華大學出版社,2017 |
02357 | 數字信號處理(實踐) | 1 | ||
12 | 08674 | 計算機網絡基礎 | 4 | 《計算機網絡技術基礎》(含微課),盛立軍,上海交大出版社,2017 |
08675 | 計算機網絡基礎(實踐) | 1 | ||
13 | 08692 | 管理信息系統應用與操作(實踐) | 5 | 《管理信息系統》(含微課), 吳少雄,上海交大出版社, 2018 |
14 | 11560 | 單片機嵌入式開發與設計(實踐) | 5 | 《嵌入式微控制器原理及設計--基于STM32及Proteus仿真開發》,畢盛等,電子工業出版社,2022 |
注:“使用教材”以當次考試公布的教材及大綱使用情況為準。
距離報考時間
還有天
距離考試時間
還有天
官方微信二維碼
手機端二維碼